年度报告 |《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2)》发布(内附全文)
导读:为助力中小银行找到金融科技应用突破点,形成数字化转型最优方案,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深圳)联盟联合金融壹账通、金融科技50人论坛发布《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2)》,以详尽的调研数据、科学的研究模型、严谨的专业分析,以及大量成功案例,从深度和广度两个层面刻画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现状,并针对痛点问题给出建议。这也是系列报告的第六本。
自2017年起,中小银行联盟持续聚焦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课题,每年均推出《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逐步形成了观察分析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体系。今年的报告基于过往五年的经验积淀,对2020年形成的战略、组织、技术、数据、应用、生态六维度“蜂巢模型”评价体系进行细化升级,具化为18个评价指标。今年1月,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具体要求涉及战略规划与组织流程建设、业务经营管理数字化、数据能力建设、科技能力建设、风险防范、组织保障和监督管理等六大方面。“蜂巢模型”的本次升级有机融入了指导意见的要点,升级后的“蜂巢模型”观察评价角度更为丰富,能够生成立体化的金融科技演化图景,同时着重突出中小银行内在的结构性差异,有利于分析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与政策要求的差距。研究结果兼具行业共性和银行个体个性,形成了一套既符合金融一般规律又贴近中小银行自身实际特征的分析框架和评价体系。
数字化转型之于中小银行,已经不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做”的问题,完成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创变”的内生化转型战略转型是最重要的第一步。报告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中小银行战略维度得分65.75,在全部六个维度中得分最高,其次分别是技术(50.43)、应用(49.96)、数据(49.36)、组织(46.76)、生态(37.56)。这组数据表明,2022年中小银行继续以战略规划统领金融科技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地,不断加强技术研发与技术应用能力,在数据治理和组织变革方面稳步推进,外部生态建设持续改善。
注:近三年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蜂巢模型”的测算结果出现波动,主要有周期特征、数据偏差、主观评价等三方面的原因。
将近三年数据进行环比分析后可以发现,中小银行转型整体呈现“长期向好、短期波动”的特点。相对2021年,2022年中小银行在组织、技术、应用、生态四个维度上略有下降,但在数据能力建设方面得分49.36,比上一年的42.09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对2020年,2022年战略、组织、技术、应用四个维度取得明显提升。总体来看,近三年有越来越多的中小银行切实推进数字化转型,基于外部监管要求和内部发展需求提升技术应用、数据治理等方面的能力,积极构建数据驱动的经营管理模式,逐步释放出数据要素的价值潜能。
转型浪潮下 中小银行布局侧重各有特色
在中小银行加速数字化转型大趋势下,不同细分业态各有侧重,打造自身特色优势。调查数据显示,民营银行综合表现领先,在组织、技术、应用、生态等四个维度上均排名第一。
城商行在战略、数据、应用三个维度上较2021年取得显著提升,在受访城商行中仅有7.32%还未推出任何创新金融产品,2.44%还未推出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而48.78%的受访城商行已经推出5个及以上的创新金融产品,29.27%推出5个及以上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平台。
农商行更侧重个人场景金融搭建,问卷调研中51.85%的受访农商行开始布局API开放模式,接入高流量的互联网社群,输出线上金融产品,这说明农商行更倾向于将金融服务嵌入多元化消费场景。
报告课题组分别选取了连续三年参加问卷调研,并且在金融科技发展和应用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两家样本银行——东部某优秀城商银行,以及南部某优秀农商银行,进行了纵向比较和持续跟踪分析,研究结果进一步体现了不同银行间的数字化侧重点差异。
东部某优秀城商银行将传统小微金融经验融入创新科技,构建小微金融服务智慧平台,实现客户经理上门办公、移动办贷,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将每笔信贷业务最快缩减到1-2小时,通过电子签约实现贷款资金3分钟入账。此外,该行也建立了前端批量获客、中台集中作业的“半信贷工厂”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审批准确度和效率。通过建立网上分行、微信分行的方式,方便客户在手机上在线申请贷款或信用卡,最快仅需1分钟。
南部某优秀农商银行深挖数据资产价值,引入虚拟化、云计算、安全态势感知、智能运维等先进技术,助力前台、业务中台及数据中台的快速建设,以支持零售、公司、金融市场、运营管理等战略规划应用场景的落地。构建了以金融专有云为底座的技术组件平台,并制定了“先内核后外围、先小步后大步、分步实施”的策略。
通过收集分析大量实践案例,报告认为过去三年来,数字化转型起步较早的中小银行通过战略引领、组织变革和数据提升,已经逐步建立并完善符合中小银行特征的金融科技发展模式,代表性数字应用包括手机银行APP、小微金融服务智慧平台等,取得了快速获客、精准定价、交叉销售等良好效果,有效支撑供应链金融、投融业务等新市场开拓。
定制特色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相比往年的报告,《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2)》更加关注新热点,将中小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容作为专题单独列出,对18家城商行、农商行、股份制银行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及“三农”为市场定位的中小银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主体责任,通过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能够有效打通支农助农的“最后一公里”。
中小银行以地方法人机构为主,决策链条短、市场化程度高、反应灵活快捷,而且深植本地“三农”市场,借助数字化手段能够充分激发这些先天优势。案例显示,部分业务领先的中小银行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破解了农户、养殖户的担保难、活体监控难等金融助农痛点,深度结合区域经济特征和产业特征推出一系列特色信贷,从产业链层面放大金融支持“三农”实效。
农村金融贷款具有“短、小、频、急”的特点,但传统上涉农贷款风险较高,导致“融资贵”问题长期存在。报告调研发现,不少中小银行已经积极引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方式以及相关保险兜底,有效降低银行机构信贷资金的风险水平,进而推动涉农信贷利率下调,纯在线、无抵押、高可得、小额分散的普惠金融服务快速增长,让农户真正享受到普惠金融的实惠。“资源共享、模式共建、标准共认、产品共用、风险共担、成果共赢”的良好“三农”金融生态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站上更高起点 期待合力攻坚
综合今年报告调研结论和近三年“蜂巢模型”数据变化来看,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正提速发展,无论是从认知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报告建议中小银行自身进一步聚焦关键场景建设,找准业务发力点并提高应用掌控力,同时呼吁金融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等多方主体持续地共同发力,针对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的特殊性予以助力,形成攻坚克难合力。
《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至今已经连续发布六年,每一年发布都引发了业内高度关注。相比往年,今年的报告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意义更加突出,为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高管形成更高价值决策参考。未来,中小银行联盟将充分发挥平台聚合资源的巨大作用,以专业报告为载体不断强化智库功能,有力推动行业转型高质量发展。
一图速览《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2)》
扫描以下二维码
在线阅读《中小银行金融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22)》电子版
来源 | 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联盟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金融时报 | 腾讯杜晓宇:数字经济视角下金融科技的应用与发展
金融街论坛发布 | 《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2022》,系列第五本
示范工程 | 交行副行长郝成:推进数字化转型 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央行等印发 | 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强调金融科技生态优化以及开发和应用(内附全文)
“金融科技50人论坛”成立五周年啦,特别感谢热心读者对我们的支持,我们建立了“金融科技·读者微信群“,发布研究成果、促进交流合作、赠送金融科技图书,欢迎您的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serenazys),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入群,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邀请进群。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
“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于2017年4月22日在北京发布成立。紧密围绕金融科技理论、实践与政策前沿,努力建设成为服务于“政产学研用”的独立优秀学术平台,并积极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的交流协作与教育培训。参与出品的《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实践》《中国金融科技青年论文》《CFT50金融科技资讯》等学术成果,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更多内容,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